我院学子在第11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中斩获佳绩
7月17日至18日,第11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决赛在重庆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及相关单位的30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山城,展开实践创新成果竞技角逐。我院报送作品斩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奖总数与一等奖数量均创我院参赛以来最高,充分彰显了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
据悉,该赛事由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主办,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协办,重庆大学承办。本次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是第35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经过参赛院校初赛,共有79所高校的378件作品参与决赛评审。根据大赛实施办法及相关评审标准,重庆大学邀请安全领域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了审查、评审,确定了100件作品入围决赛,并通知参加线下答辩比拼。经过作品展示、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环节的激烈角逐,由我院胡胜勇教授指导,安全S2201黄诗媛、安全2204李文佳、应急2301吕昂昂、安全Z2305何涛、软件2313王梓杰共同参赛的作品《掘进智眸——尘雾环境巷道掘进光框守界者》和郭晓阳副教授指导,应急2202梁登科、应急2202白越、安全2205李垣静、安全2201李广东、安全2201陈沐霖共同参赛的作品《“引蛟释能”—非常规天然气聚能超声空化靶向促抽系统与智能化装备》双双摘得一等奖。由王涛副教授指导,应急2301杨凯翔、应急2301孙士骁、应急2301边开源、安全2301毛鸿宇、应急2301王丽奇共同参赛的作品《“朝天阙”——基于自然崩落采矿法的中高位卡斗处置系统》和郭晓阳副教授指导,安全2301张正、安全2301王俊杰、安全2301李志、安全2301毛鸿宇、安全2302翁嘉怡共同参赛的作品《声脉烃枢——相控阵脉冲超声驱动的煤层数字孪生智能增透系统》双双获得三等奖。
近年来,安全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构建起“课程-项目-竞赛-孵化”四位一体的创新实践体系,形成了“课程夯基-导师引领-实践锤炼”的全链条科创育人模式。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以赛促学、以创育人”的理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安全应急事业输送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初审:王利舟
复审:张兴华
终审:李 平